《当代临床医刊》杂志社
首页 > 期刊导读
 
/ / /
 

跨界思维在当代服装设计领域的应用探析

 
来源:当代临床医刊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1-06-22
 

进入21世纪以来,社会各界对服装设计师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不仅要求他们具有创新能力,还要求他们具备优秀的技艺。基于此,本文探讨了跨界创意思维在新形势下的应用背景,分析并研究了跨界创意思维在新形势下应用的必要性与思路。希望能对加强服装专业人才的培养,促进服装行业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一些建议和参考。

1 服装设计跨界创意思维的应用探析

1.1 服装设计跨界创意思维应用的意义

我国服装行业2016年触底,2017年开始回暖,2018年延续复苏趋势。2013~2020年,我国服装市场规模不断扩大。随着外来文化的融入,人们更加认可多元文化,跨界创意思维应用也就显得格外重要。与此同时,我国的许多设计师也开始打造时尚潮流品牌,并努力把历史、文化与相关的时尚元素相结合,将其带到了世界各地,并得到了广泛的关注与喜爱。

1.2 跨界创意思维在面料中的应用

面料决定着服装的造型肌理,在进行服装展示阶段,人们也十分关注服装面料的材质。面料可以深刻地表达设计者的内心情感,同样也可以让人直接感受到穿衣者想要表达的情感与自身的独特个性。所以应该选择适合的面料开展不同风格的款式设计,打破思维局限,并且与工业、环保、绿色、航空等联系起来,强调跨界思维,并融合一定的创新性设计,形成符合现阶段流行趋势的优秀作品。

例如,设计师通过使用丝绸将我国传统的历史文化融入服装设计中。丝绸作为一种服装设计里经常使用的面料,拥有高贵感、历史感,更能表现出历史沧桑感与品质感。在“2019 迪奥杭州大展高定时装秀”中,展览位于国丝馆的时装馆一楼,主题为“迪奥的迪奥Dior by Dior(1947-1957)”,展出了多件丝绸高级定制作品,作品依靠丝绸独有的肌理感,形成了一种独具历史、高贵、怀旧的视觉体验,将丝绸自身所拥有的历史感表达得淋漓尽致[1]。

1.3 跨界创意思维在颜色中的应用

服装设计的色彩搭配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部分。一般情况下,在进行服装展示阶段,消费者首先要挑选的就是色彩和款式,因为色彩是最具表现力的一种视觉化语言,它可以直接体现出设计者的情感表达。与此同时,它还可以让人直接感受到穿衣者的风格与个性。如今,服装的颜色较多,款式也呈现出多样化,所以服装设计人员需要拥有一定的跨界创意思维,打破思维局限,结合色彩心理学、多元化时尚元素。

色彩是服装重要的视觉情感,不同的人群所穿的衣服色彩也会有所不同。年轻人具有个性独特、热情似火的特征,在进行设计工作的过程中,一般都会使用色彩鲜艳、对比性强的色调。不同的季节所穿的衣服颜色同样也会有所不同,秋冬季节经常会使用较厚重、单一的颜色。同时色彩的表现也会随着使用场合的变化而变化,例如可以融入一定的航空文化,引入航空服的白色、蓝色或者镭射色[2]。

随着中国人越来越国际化,每天有很多人游走于全世界,商务人士有了国际化的视野,他们对颜色的偏好也开始国际化,穿着的品味也遵循着贫、富、贵、雅、素的逐步升级的美学逻辑,从贵转向雅的转变越来越多。明度不是那么高,对比不是很强烈,加入白、灰色彩的服装越来越受儒雅人士的喜爱,也传达出自己的穿着品味[3]。

1.4 跨界创意思维在细节上的表达和展示

细节是服装设计的点睛之笔,其表现在图案、拼接方式、层次等方面,要在细节中发掘创意,并进行一定的跨界创意思维的应用。对于服装设计工作来说,我们需要关注消费者的内部情感以及他们自身的喜好,并进行一系列的服务工作,以此来加强消费者的参与感。例如可以进行量体定制,量体定制需要由拥有十几年技术的老师傅来完成,服务应在一个小时以上,并采集十几处尺寸,再根据客人的身材、外貌、职业、喜好、穿着场合推荐面料。还要有上百种里料、扣子、刺绣供选择,并提供苏绣、扣子刻字、手缝米兰眼等增值服务,让顾客参与设计,提升参与感和互动性。也可以根据其职业和喜爱,添加一些跨界元素,例如给建筑师的衣服上加上一些高楼的图案等等[4]。

设计师进行服装设计时,需要合理、细致地研究消费者的性格、喜好、生活习惯、内心情感等,再经过设计师的设计灵感,把设计变成一个可以表达情感的作品。设计过程中的情感设计,可以让消费者得到一定的情感共鸣,从而最大化地满足消费者的需求。

2 服装设计跨界协同创新的方向与方式探析

2.1 服装设计与音乐跨界协同创新

音乐与服装是相辅相成的,朋克音乐和朋克风格服装就是最典型的案例。其使用了较为扭曲的线条,进行了不规则的裁剪工作,再加上复杂多样的色彩,并且大量地使用了黑皮以及金属铆钉等元素,大大地展示了朋克音乐的魅力,在一定程度上加强了朋克音乐的服装哲学性。这一类型的服装受到大量人群的喜爱,并进一步体现出抗争的革命性以及自由性。由此可以看出,服装的形式造型会受到设计者风格、情感的影响。设计者可以通过大量视觉情感及服装形式的表达,凸显出穿着者的性格、喜好及内心情感等。比如CHANEL品牌的高级定制,作为世界上最具潮流、时尚的服装定制品牌之一,设计出的衣服都具有独特的形式设计感,有些服装融入了一定的古典音乐元素,再加之其使用了许多奢华亮片与珍珠宝石等,让这些服装成为一件件完美、高级的艺术品[5]。

2.2 服装设计与建筑跨界协同创新

服装设计与建筑艺术的相融也由来已久,“巴洛克”建筑风格和巴洛克风格服装就是一个最佳案例。皱褶、繁复、蕾丝等元素的大量运用,直接体现了“巴洛克”建筑的浮夸和繁华,也在一定程度上展现了浪漫主义精神,还进一步展现出其自身偏重感性的状态。如今,服装设计与建筑也在进行跨界融合,并取得了非常优异的成果。在这其中需要提及的是在CHANEL 2015-2016秋冬高级定制服中,著名设计师卡尔拉格斐运用3D打印技术,让各种各样的现代建筑出现在服装上,将服装的形式感表达得淋漓尽致。它们精美、细致的细节设计,诉说着悠悠的历史与时光以及每个人丰富的内心情感。

2.3 服装设计与瓷器跨界协同创新

服装设计吸收瓷艺术的养份,成绩斐然。在中国泳装大赛“浩沙杯”中以青花瓷为元素的泳装斩获大赛金奖,是跨界思维应用的例证之一。旗袍是我国古代的经典服装之一,它可以完美地展现我国女性的端庄、娴静,在旗袍设计上运用跨界思维,引入瓷文化,具有非常好的效果。比如说引入梅瓶穿枝花卉图案,可以让旗袍变得更为古朴优雅,也将我国博大精深的瓷文化与我国最为突出的服饰文化相结合,让所设计出来的服装都拥有独特的形式设计感。再加上制作时使用了许多亮片与珍珠宝石,让这些服装像是一件件完美、高级的艺术品,使服装设计师可以很好地与服装市场进行无缝连接,从而最大化地满足消费者的需求。

3 服装设计跨界创新发展的策略与方式

每门学科如果处于孤立、自封的状况肯定不会得到良好的发展,所以服装设计师必须要拥有跨界思维,用成功案例启发自己,充分运用各界的人才、资源等,挖掘协同创作的可能性。可以设立一个公众性的开放平台,以各个专业为基础,将工作者及相关资源进行整合,设置一些多样化的课程,使这些各自独立的专业能在同一平台上实现彼此融合。相关的服装设计学校,可以在校内的实验中心开设一些服装经典美学、审美教育课程,让学生们自主选择相关课程,学习自己想要学习的知识,让校内的实验中心变成一个多样化、全面化的学习平台。与此同时,高校还需要完善、改革相应的学科教学体制,改变相关教育工作者的授课理念,打破学科间的封闭,搭建协同创新的科学架构。服装设计专业包括设计、审美、制作等关键内容,它涉及到多个学科的交叉,所以必须要采用全面的资源配置措施,为合作与交流建设通道,这样才能使服装专业的学生更好地与服装市场“无缝连接”,推动学生从一名高校大学生成长为职业的服装设计人员,从而满足各个高校服装专业的教学要求,更好地实现高校服装的教学改革。

4 结论

综上所述,服装设计人员一定要转变观念,创立新的设计模式,在服装设计中不断融入音乐、建筑、陶瓷等元素,并立足于中国传统文化在设计上的创新发展,做出与东方文化相融合的作品[6],并在其面料、款式、颜色、细节等方面下功夫,以此适应新时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潮流。同时,还应该合理利用先进的网络信息技术开拓视野,更好地适应市场,不断加强与社会各界的交流与合作,了解市场的真正需求,让消费者能从设计师的作品中得到情感共鸣,从而最大限度地满足消费者的需求。

[1]唐颖,刘伦伦,刘妍兵,ARTURO Dell' Acqua Bellavitis.可持续服装的情感化设计[J],服装学报,2020(5):503-506.

[2]连晓萌,浅谈现代绘画元素中造型、颜色与首饰的跨界[J].艺术科技,2018(9):161-162.

[3]于洋.环保理念下丹宁面料的再造设计研究——以设计师福斯蒂安·斯坦因茨的设计为例[J].西部皮革,2021,43(1):147-148.

[4]张春明,刘云筠.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课程思政教学探索与实践——以服装营销与贸易课程为例[J].纺织服装教育,2020,35(6):504-507.

[5]费欢.符号系统与审美系统的双重混乱——论戏曲现代戏服装设计的理论困境“互联网+服装”的实质、模式及思考[J].大众文艺,2020(23):44-45.

[6]贾镇瑜,盛锐,王瑜婷.皮雕艺术中谢里丹与唐草纹样对比[J].中国皮革,2019,48(10):52-58.


文章来源:当代临床医刊 网址: http://ddlcyk.400nongye.com/lunwen/itemid-48279.shtml


上一篇: 关于哈桑·法赛(1900—1989)建筑二元性的研
下一篇: 肿瘤学论文_活化自体淋巴细胞过继性免疫治疗在原发性肝细胞癌中的疗效观察



点击在线投稿

 
/ / /
 
 
 
 

Copyright 2001-2021 400农业期刊网版权所有 做最专业学术期刊论文发表网站
本站不是《当代临床医刊杂志社》官网,如果需要联系官方杂志社,请联系客服索取网站或者电话。